6月4日下午,關門落鎖的“國平義務診所”。 門頭上的招牌已不見蹤影,留下六個大字模糊的輪廓。
  河南首家“免費診所”悄然關門
  開業時就被問“能維持多久”
  “能運轉一天,就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一天”
  創辦人周國平當時的回答讓人回味
  免費的東西都長不了?做公益事業如何才能可持續發展?
  2013年11月11日,緯五路與經一路口,被譽為河南首家免費診所的“國平義務診所”悄然開張。
  2014年6月,它悄悄關了門。
  它出了什麼問題?
  鄭州晚報記者 張翼飛 文/圖
  開業時就面對“能維持多久”的問題
  今年3月5日,本報重點報道了“國平義務診所”。
  之所以得到各方關註,用診所創辦人周國平的話說:“這個診所是醫改的一個很小的探索,免費診所實現了醫葯分開,促進了分級醫療,緩解了緊張的醫患關係,它的存在就有意義。在這裡看病,醫生免費開方,患者自行去藥店買藥;退休老專家提供‘義務診斷、就醫咨詢和簡易康復治療’;接受衛生部門和紅會監管……”
  能維持多久?這個問題自診所開業時就被不斷提及。
  周國平曾告訴鄭州晚報記者:“資金鏈會不會斷,這個我真的無法保證,我只能說,只要診所能運轉一天,我就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一天。”
  昨日中午,網絡上出現了《河南首家“免費診所”運營數月後悄然關門》的消息:3日下午,診所正在搬家。周國平的外甥苗先生稱:大約一個月前,舅舅考慮到自己和其他幾位坐診老大夫的身體,無奈將“免費診所”關了。
  記者撥打周國平的手機,停機。
  免費的東西都長不了?
  如今看來,“免費診所”被事先不看好的人言中:“免費的東西都長不了。”
  昨天下午3點半,緯五路與經一路口的“國平義務診所”關門落鎖,門頭上的招牌已不見蹤影,留下六個大字模糊的輪廓。二樓窗戶上,白底紅字的一行大字“義診為民 弘揚人道主義精神”還在。
  在診所門前賣水果的崔女士說,這個診所曾經非常紅火,每天人來人往絡繹不絕,中午還給來診療的患者、環衛工人、流浪乞討者甚至附近醫院陪病人的患者家屬提供免費午餐。但大概一個月前,基本不接診了,“最近幾天診所開始往外搬東西,看樣子是不幹了,昨天還有人搬桌椅板凳,今天門鎖上了,聽說這裡看病是免費的,關了挺可惜的。”
  這處繁華的街道,並沒有因“國平義務診所”的消失改變多少,喧鬧依舊。
  紅十字會:診所關停有兩個主要原因
  “國平義務診所”受衛生行政部門和鄭州市紅十字會的監管。周國平曾說:“我們的賬目要經過市紅十字會的審計,是公開的,符合條件的報銷,不能報銷的我自己出。除了那家愛心企業的贊助,目前社會上也有愛心人士的幾百幾千元一筆的捐款,我都上交給紅會統一管理。”
  因周國平手機停機,記者聯繫到鄭州市紅十字會宣傳部的負責人李祥新。
  李祥新說,他們接到不少媒體的採訪要求,大家關心的都是一個問題:“免費診所”為什麼關門了?
  原因沒有那麼複雜,就是兩個:
  一、義診的老專家們身體受不了。診所有9名固定志願者:4名退休的護士和5名專家。其中,趙長水等3位老專家80多歲了,每天的病號太多,高峰時達200多人,雖然後來實施了限號(每天限100人),老專家們依然忙得不可開交,連喝水和上廁所的時間都騰不出來,先後病倒。特別是周國平,有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,前段時間腎功能也出現問題,在鄭大一附院住院治療將近一個月,現在剛剛出院。在沒有專家的情況下,志願者們還堅持了一段時間給患者做常規檢查,但無法診斷,只能停下來。
  二、診所租用的場地房租太高。開辦診所,房租、裝修、購置醫療設備花了近200萬元,除去一家企業和紅十字會支持的100多萬元外,周國平的家人、朋友也資助了不少。壓力最大並且持續性的開支還是房租。這個位置屬於黃金地段,當初租的時候房租是60多萬,房東還要繼續漲房租。畢竟這是私人的房子,不能因為你租房做公益事業就給予減免。所以,紅會和周國平商量後,決定放棄這裡,尋找其他合適的場所,等到各方麵條件具備後,再重新啟動“免費診所”。
  李祥新提供了周國平的新手機號,提醒記者,周國平正在恢復時期,如果採訪,時間別太長。
  ■對話
  周國平:等我好了,“免費診所”一定要繼續
  昨日下午5點40分,記者打通了周國平的電話。
  鄭州晚報:診所關停是因為你和老專家們的身體原因嗎?
  周國平:是的。我1993年就查出了糖尿病和高血壓,2009年心臟里裝了一個起搏器,最近兩年腎功能又出現問題,並且逐步加重。我現在每天都要打胰島素,最多的時候一天打三針。我是一個醫生,也是一個病人。我這種情況是不適合長時間接診的,但做“免費診所”後,看到病人大老遠來了,不忍心推出門外,而且看病是很累人的,看不好是要出醫療事故的,只能超負荷工作。我請的幾個老專家也一樣,趙長水大夫做過兩次肝癌手術,大家都在堅持著。可是,我和幾個老專家累病後,診所沒了主心骨,年輕的志願者沒人指揮,不能合理安排,並且他們也都有自己的事情,慢慢就堅持不下去了。既然我們的身體實在不允許,不能很好地為患者服務了,所以不如暫停。
  鄭州晚報:外界推測診所是“資金問題而導致經營困難”,有這方面的因素嗎?
  周國平:房租確實很高,但錢不是診所關停的主要原因,就是因為我自己身體的情況,這次住院瘦了20多斤,力不從心。錢目前還是有的,在市紅十字會的賬上還有30多萬元。但錢一定要花到刀刃上,等我身體養好了,計劃尋找一個福利性的養老機構合作,對內給老人們義診,也可以對外給患者義診,把費用省下來用於可持續發展。我個人想掙錢很容易,有不少民營醫院請我去做管理,在免費診所運行的時候,也有民營醫院想談盈利性的合作,都被我拒絕了。愛心事業是不能摻雜功利因素的。“免費診所”一定還會繼續下去,可能會換個地方,換種形式,但一定要做得更好!
  ■討論
  質疑、否定:關門很正常,不是他們能幹的
  @健康傳播龐紅衛:一個常態社會中的理想國,破滅的有點早了點。
  @中原無雙_:根本無須免費,不收高價就行了。特別是免費午餐,沒必要。國人素質在那放著呢,去蹭吃的肯定不少。
  @王建群V:這本身就不是長久之計,關閉是早晚的,沒有後續人才,單憑幾個老人,勢單力薄。而且免費提供午餐,在中國估計還沒人的財力可以達到。
  @醫路風雨行:關門很正常。不是他們能幹的,不是他們應該乾的。
  支持,肯定: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
  @丿SX灬天乙:最起碼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,給了後人一些警示,我們該如何去做。
  @旅行魏視:免費醫療不是慈善。這是國家應該為公民提供的生命保障!我已經很敬仰這位醫生以及他的同事。免費醫療需要國家重視!
  @二順i:這種純免費的義務永恆不了,要有一定的機制,不是說不可以收費,最少的成本費還是要有的,才能讓愛心接力下去,畢竟我們還不是大同社會。
  @河南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:有多少人在做好人好事,其中不乏一些一心想要貢獻社會,結果只能以失敗收場。當這些事情見諸報端,被拋到公眾的視野中來時,已然被定性成為失敗案例。所到之處只能引來一陣唏噓和感嘆之聲,別無其他。事實不該是這樣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kcghxr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