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3月14日訊 據臺灣《中國時報》報道,最近正逢季節交替,因皮膚發癢癥狀掛病號的人數也變多。臺北市聯合醫院醫師提醒,引起皮膚發癢、起紅疹的主因未必是過敏或天氣乾燥,嚴重者可能是因肝腎問題或感染全身性疾病,患者千萬不能輕忽。
  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顏正中指出,季節交替時分,因皮膚發癢、不適而前來掛號的病患大增;雖然只要癥狀不嚴重,都能以藥物緩解,但事實上,包括冬季乾癢、過敏性蕁麻疹、帶狀皰疹病毒,甚至是肝腎功能異常、甲狀腺問題等,都有可能產生此癥狀。
  顏正中表示,日前曾在門診時遇到一名背後皮膚發癢近一周的女性患者,她原本不以為意,以為只是一般的過敏,沒想到卻漸漸出現疼痛感。檢查後發現,其背部的紅腫水泡是因帶狀皰疹病毒引起,常潛伏人體,壓力過大或免疫力低時就容易發作。
  要如何辨別各種“皮膚癢”的狀況?顏正中舉例說明,冬季的皮膚乾癢常導致四肢脫屑,只要補充水分、勤擦不刺激膚質的乳液、別用過熱的水洗澡,癥狀就能緩解;長期全身發癢者,則要小心是否有肝腎功能異常,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;少數久病不愈的皮膚癢,也可能是甲狀腺、自體免疫問題,也可能是淋巴癌。
  顏正中表示,“癢”是一種神經傳導感覺,要找到正確發癢原因才能對症下藥。此時包括患者的藥物史、過敏史、生活習慣、職業等因素都必須納入檢視。
  責任編輯:吳生林  (原標題:台醫師:皮膚發癢未必因天氣乾燥可能是肝腎問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kcghxr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